中学口试:朗读短文,录像与会话技巧
- Walter Education
- Jul 29
- 6 min read
Updated: Aug 4




如何高效准备口试?
1. 朗读短文技巧 (3分钟):发音准确、语调自然
朗读训练:
☑️ 每日朗读新闻/课文
☑️ 录音自检发音问题
☑️ 考试默读标记停顿
2. 会话准备(录像短片+问答)(12分钟)
会话技巧:
💡 使用"观点-解释-例子"结构
💡 准备常见主题素材
💡 保持自然眼神交流
分阶段练习:
观察录像时:
记录关键细节(人物、事件、地点、问题)。
推测主考员可能问的问题(如“短片中的问题如何解决?”“你的看法是什么?”)。
回答策略:
结构化表达:用“PEEL”法(Point 个人观点、Explain解释你的看法、Example个人经验、Link总结问题)。
P - 我认为学生应减少用手机。
E - 因为过度使用会影响专注力。
E - 比如我表弟常熬夜玩游戏,成绩下降了。
L - 所以合理使用很重要。
常见问题类型:
描述短片内容(“请概括你看到的情景。”)
观点题(“你同意片中人物的做法吗?为什么?”)
建议题(“如果是你,会如何处理?”)
新加坡中学口试常见题型分析
根据多年教学经验,新加坡中学华文口试(特别是会话部分)通常会围绕与学生生活相关或具有社会意义的主题展开。以下是常见题型和具体
常见主题分类
1. 社会关怀类
关爱老人 (高频考点)
你认为年轻人应该如何关心祖父母?
社区可以组织哪些活动帮助独居老人?
家庭关系
父母工作忙,孩子应该怎样主动与父母沟通?
兄弟姐妹吵架时该怎么解决?
2. 校园生活类
同学关系
如果有同学被孤立,你会怎么做?
怎样帮助新来的转校生适应环境?
学习压力
考试前夕看到同学作弊,你会怎么办?
如何平衡课外活动和学业?
3. 科技与社会
手机/网络使用
中学生每天应该用多长时间手机?为什么?
网络交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?
环境保护
学校可以怎样推广环保意识?
减少使用塑料袋,你有什么建议?
4. 个人成长
生活习惯
如何改掉拖延症?
早睡早起有什么好处?
价值观
金钱和友情哪个更重要?为什么?
遇到不公平的事该不该站出来?
例子: 关于"关心老人"的典型考题与回答框架
例题1:短片显示一位独居老人在家跌倒。你认为社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这种情况?
PEEL回答示范:
P(观点): 社区可以建立定期探访制度来预防独居老人发生意外。
E(解释): 因为许多老人行动不便,独自生活时容易发生危险。
E(例子): 比如我的社区有"乐龄大使"计划,志愿者每周上门检查老人情况,还会教他们使用紧急呼叫器。
L(总结): 所以系统化的关怀措施能有效保障老人安全。
例题2:"年轻人常以'工作忙'为理由不探望祖父母。你有什么看法?"
回答技巧:
避免: 只说"这样不对",要提供具体替代方案
建议:"即使不能常回家,也可以每天视频通话5分钟" 或 "周末带祖父母去他们喜欢的餐馆"
新加坡口试会话部分:更多详细回答范例与技巧
1. 社会关怀类题目(关心老人)
题目:
“许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忙碌,很少探望祖父母。你认为他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关心老人?”
回答范例(PEEL结构):
✅ P(观点):我认为年轻人即使工作忙碌,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对祖父母的关心。
✅ E(解释):因为老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给予,而是情感上的陪伴。
✅ E(例子):比如,我的表哥在新加坡工作很忙,但他每周日一定会和爷爷奶奶视频通话,分享一周的生活。有时候,他也会在网上订购新鲜水果送到爷爷奶奶家,让他们感受到他的心意。
✅ L(总结):所以,即使不能每天见面,只要用心,年轻人仍然可以让老人感受到关爱。
进阶回答(加分点):
提出具体建议:
如果实在没时间回家,可以教祖父母使用智能手机,方便视频通话。
周末可以带祖父母去他们喜欢的餐馆,或者一起去公园散步。
结合社会现象:
“现在很多社区有‘乐龄活动中心’,年轻人可以鼓励祖父母参加,让他们结交朋友,减少孤独感。”
2. 校园生活类题目(同学关系)
题目:
“如果你的同学因为成绩差而感到自卑,你会怎么帮助他?”
回答范例(PEEL结构):
✅ P(观点):我会先鼓励他,并主动提供学习上的帮助。
✅ E(解释):因为自卑可能让他更不敢向老师或同学求助,导致成绩越来越差。✅ E(例子):去年,我的同桌数学成绩不理想,我每天放学后和他一起复习,教他解题方法。后来他的成绩进步了,人也变得更有自信。
✅ L(总结):所以,同学之间的互相支持,比单纯的说“加油”更有用。
进阶回答(加分点):
提到心理层面:
除了学业帮助,我也会告诉他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’,比如他体育很好,可以在这方面建立信心。
结合学校资源:
如果问题严重,我会建议他向学校的辅导老师寻求帮助。
3. 科技与社会类题目(手机使用)
题目:
“许多中学生沉迷手机,你认为应该如何合理使用手机?”
回答范例(PEEL结构):
✅ P(观点):我认为应该设定固定的使用时间,避免影响学习和健康。
✅ E(解释):因为长时间看手机会导致眼睛疲劳,而且容易分散注意力,降低学习效率。
✅ E(例子):我自己使用“屏幕时间管理”功能,每天限制社交软件只能用1小时,其余时间专心温习功课。
✅ L(总结):只要自律,手机可以成为学习工具,而不是干扰。
进阶回答(加分点):
提出替代方案:
如果觉得很难自控,可以和父母约定‘无手机时段’,比如晚餐后两小时全家都不碰手机。
结合科学研究:
专家说睡前用手机影响睡眠质量,所以我晚上10点后会把手机放在客厅。
4. 环境保护类题目(减少塑料)
题目:
“超市不再提供免费塑料袋后,有些人觉得很不方便。你怎么看?”
回答范例(PEEL结构):
✅ P(观点):我认为这是必要的措施,能有效减少塑料污染。
✅ E(解释):因为塑料袋需要几百年才能分解,对海洋生物和环境影响很大。
✅ E(例子):我和家人现在去超市都会自带环保袋,还发现折叠式购物袋很方便,可以随身携带。
✅ L(总结):虽然一开始不习惯,但为了保护环境,小小的改变是值得的。
进阶回答(加分点):
提出创新方案:
超市可以推广‘租借环保袋’服务,忘记带袋子的人可以租用,下次归还。
结合国际趋势:
像日本和韩国早已实行塑料袋收费政策,新加坡也应该跟上。
5. 个人成长类题目(拖延症)
题目:
“很多学生喜欢拖延,最后一刻才做功课。你有什么建议?”
回答范例(PEEL结构):
✅ P(观点):我建议用“番茄工作法”来提高效率。
✅ E(解释):因为把任务分成小段完成,会比面对一大堆功课更有动力。
✅ E(例子):我每次设定25分钟专心写作业,然后休息5分钟,这样反而比拖到晚上才做更快完成。
✅ L(总结):只要掌握方法,拖延症是可以克服的。
进阶回答(加分点):
心理激励法:
我会给自己小奖励,比如完成作业后看一集喜欢的节目,这样更有动力。
利用科技工具:
手机APP如‘Forest’可以锁屏种树,帮助专注学习。
总结:高分回答的3个关键
结构清晰:用PEEL法(观点→解释→例子→总结),避免杂乱无章。
内容具体:举真实例子(“我去年…”),避免空泛说“应该要…”。
展现思考:提出可行建议,甚至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。
备考建议
主题准备:
收集过去3年考题(你的老师可能有存档)
对每个大主题准备2-3个个人经历的例子
练习建议:
每天选1个主题,用手机录下自己的回答,检查是否流畅、有逻辑。
和同学互相提问,模拟考试情境。
万能素材:
准备几个跨主题适用的故事,比如:"去年我参与社区中心义工活动时...""我爷爷曾经告诉我..."
最新趋势:近年新增与疫情相关的题目:
"如何帮助不擅长科技的老人家预约疫苗接种?
"居家学习期间怎样关心独居老人?"
记住:口试重点不在于给出"标准答案",而在于展示你能够:
理解题目要求
组织清晰思路
用适当的华文表达观点